会计稳健性产生的原因
* 来源: * 作者: admin * 发表时间: 2019/3/27 16:49:19 * 浏览: 99
我们能够在上世纪中叶的欧洲,寻找到稳健性的存在。彼时,已经开始有学者通过一系列分析,来试图证明稳健性在经济生活中的存在性。而众多学者们对会计稳健性是否存在进行探究不断加深,究其根本,即是会计稳健性在市场经济中有巨大的需求,这也是其深受人们重视,且随着时间的发展愈演愈烈的内在的必然经济机理。
最早对会计稳健性产生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的是Watts(2003)。他分别从契约机制、股东诉讼、税收和监管这四个方面对稳健性原则的产生和日益加强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这四个方面即会计稳健性产生的四大原因。
(1)契约机制
公司契约,是会计稳健性的最初起源。早在1937年,科斯首次在对企业性质的分析过程中运用了契约理论。经过分析发现,企业中的股东是资本投入者,管理者是受到报酬吸引而来的劳动者,这二者形成了契约关系。当契约关系具有一定的权威,就会使二者按照契约的要求共同合作。在这种多个参与方的交易活动中,会因为信息、支付、任期、道德风险等一系列的不对称关系,而产生矛盾。会计稳健性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不对称关系的机制。这样的机制可以稳固的提高报表所披露的财务信息质量,信息真实度和可靠度的提高,使企业规避了道德风险的同时提高了信誉。也就是说,稳健性削弱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于双方协作发展的因素,能够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
根据不同的假设,契约机制在概念上分为二种:一是完全契约,是指缔约双方,将契约存续期间所有可能的猜想、预期会发生的状况完全考虑在内,然后再进行契约签订。即在契约条款中列明一切可能发生的重大事项,写清契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且合同双方愿意遵守合同的约定。在完全契约中,若在契约期内,缔约者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不按期履行义务,或者出现变相拒其义务的实施乃至发生争执等,也必须能够在第三方的调解下继续且完成条款的实施。
完全契约需要有严格且逻辑思维缜密的假设条件作为基础,而不完全契约就是指不能完全符合这些假设条件的契约。因为企业需要面对内外部复杂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人也就是有限理性的经纪人无法预测所有可能的出现,因为“第三方强制执行的高成本和困难性等缔约双方并不能真正预测出企业会面对的所有可能状况。”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契约,作为商业社会的基础单元,已经成为构筑现代公司这一“擎海巨轮”的基本元素,将这些基本元素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并使其协同运作,完成基本单元无法完成的功能的无形的手就称之为“机制”。契约的存在是现代企业的基石,而机制的运作则可以确保这些基本单元能够如同人类的DNA一般发挥其各司其职、各具特色的巨大作用,从而对公司股东的利益进行保护。
作为公司的基本机制之一,会计制度起到了便于公司所有者细致入微的把控整个公司运作的重要作用,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商业博弈让这个制度源源不断的获得了永续运作的活力。一个合理有序的会计制度可以满足公司与其所面对的全部交易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博弈,其目的就是促使公司与其交易对手达成契约,实现股东利益。公司契约作为组成整个公司的基本单元,具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不完全性,会计制度的存在就是要从信息生成及传递的角度弥补之一缺憾,从而令不同的公司契约能够协同运作,使现代公司这一“生产机器”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2)股东诉讼
会计稳健性产生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股东诉讼。相比较而言,如果企业高估资产和收益,那么股东会更有可能会受到法律诉讼。而低估资产和收益某种程度上就是降低了企业未来可能要承担的诉讼成本。换句话说,绝大多说投资者首先是风险回避者,所以在经营过程中,会更加关注企业中是否有潜在风险存在,他们会对潜在风险的相关信息更为敏感和关注,而公司经营中潜在的利得信息却得不到重视。企业高估资产和收益导致的预期诉讼成企业的诉讼风险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高估了收入与资产,并不是低估,在面对如此之高的预期诉讼成本下,企业管理层和审计人员为了避免日益上升的预期诉讼成本,就增强其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动机。关注稳健性水平,并且有意识的提高稳健性水平,也就是企业将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纳入报表内,而不预计可能增加的收益,这样给外部投资者提供的是一份相对保守的财务报告。
(3)税收税收,稳健性产生的第三大原因。在我国,税法的规定和会计准则中要求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但这些规定的原则和方向是一致的。且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所有经营中的企业都需要根据交易情况缴纳税额。部分企业会因为符合国家的政策扶持,享受到免税的待遇。在企业实务操作中,财务工作人员为减少当期企业需要承担的税款,会适当延迟确认当期利润,使期末资产账面价值和累计利润减少。这种方法使得企业对收入和损失确认在时间上不同步,从而减少了企业的当期应税额。应税收益与企业财务报告中的盈余关联,当期的应纳税额的减少,增大了企业的盈余,彰显了管理者当期的业绩。正是因为企业盈余和应税收益有这种关联,企业的管理层才会倾向于提高企业的会计稳健性。简而言之,会计稳健性能够使企业税收延迟支付,提高公司价值。
(4)监管
监管也是产生会计稳健性的关键性原因。它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看是迎合了会计准则制定者和监管者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中,制定了一系列会计准则对市场进行监管。这些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市场监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政治过程。制定者和会计监管者利用与诉讼成本类似的信息不对称,所以会计准则的制定和监管机构也会有采用稳健性原则对市场进行约束的动机。
如果公司在财务报告中选择高估资产和收益,那么会加大企业管理层受到市场投资者的质疑和职责,引起投资者的不满。监管机构会也会面临更多不满的声音,遭受更多的批评,使其政治成本增加。适度的会计准则、力度恰当的监管,得到会计盈余稳定的财务报告。能够减少监管机构和准则制定者收到的批评以及过分的指责,减少其政治成本。
最早对会计稳健性产生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的是Watts(2003)。他分别从契约机制、股东诉讼、税收和监管这四个方面对稳健性原则的产生和日益加强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这四个方面即会计稳健性产生的四大原因。
(1)契约机制
公司契约,是会计稳健性的最初起源。早在1937年,科斯首次在对企业性质的分析过程中运用了契约理论。经过分析发现,企业中的股东是资本投入者,管理者是受到报酬吸引而来的劳动者,这二者形成了契约关系。当契约关系具有一定的权威,就会使二者按照契约的要求共同合作。在这种多个参与方的交易活动中,会因为信息、支付、任期、道德风险等一系列的不对称关系,而产生矛盾。会计稳健性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不对称关系的机制。这样的机制可以稳固的提高报表所披露的财务信息质量,信息真实度和可靠度的提高,使企业规避了道德风险的同时提高了信誉。也就是说,稳健性削弱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于双方协作发展的因素,能够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
根据不同的假设,契约机制在概念上分为二种:一是完全契约,是指缔约双方,将契约存续期间所有可能的猜想、预期会发生的状况完全考虑在内,然后再进行契约签订。即在契约条款中列明一切可能发生的重大事项,写清契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并且合同双方愿意遵守合同的约定。在完全契约中,若在契约期内,缔约者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不按期履行义务,或者出现变相拒其义务的实施乃至发生争执等,也必须能够在第三方的调解下继续且完成条款的实施。
完全契约需要有严格且逻辑思维缜密的假设条件作为基础,而不完全契约就是指不能完全符合这些假设条件的契约。因为企业需要面对内外部复杂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人也就是有限理性的经纪人无法预测所有可能的出现,因为“第三方强制执行的高成本和困难性等缔约双方并不能真正预测出企业会面对的所有可能状况。”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契约,作为商业社会的基础单元,已经成为构筑现代公司这一“擎海巨轮”的基本元素,将这些基本元素有机的连接在一起并使其协同运作,完成基本单元无法完成的功能的无形的手就称之为“机制”。契约的存在是现代企业的基石,而机制的运作则可以确保这些基本单元能够如同人类的DNA一般发挥其各司其职、各具特色的巨大作用,从而对公司股东的利益进行保护。
作为公司的基本机制之一,会计制度起到了便于公司所有者细致入微的把控整个公司运作的重要作用,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商业博弈让这个制度源源不断的获得了永续运作的活力。一个合理有序的会计制度可以满足公司与其所面对的全部交易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博弈,其目的就是促使公司与其交易对手达成契约,实现股东利益。公司契约作为组成整个公司的基本单元,具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不完全性,会计制度的存在就是要从信息生成及传递的角度弥补之一缺憾,从而令不同的公司契约能够协同运作,使现代公司这一“生产机器”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2)股东诉讼
会计稳健性产生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股东诉讼。相比较而言,如果企业高估资产和收益,那么股东会更有可能会受到法律诉讼。而低估资产和收益某种程度上就是降低了企业未来可能要承担的诉讼成本。换句话说,绝大多说投资者首先是风险回避者,所以在经营过程中,会更加关注企业中是否有潜在风险存在,他们会对潜在风险的相关信息更为敏感和关注,而公司经营中潜在的利得信息却得不到重视。企业高估资产和收益导致的预期诉讼成企业的诉讼风险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高估了收入与资产,并不是低估,在面对如此之高的预期诉讼成本下,企业管理层和审计人员为了避免日益上升的预期诉讼成本,就增强其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动机。关注稳健性水平,并且有意识的提高稳健性水平,也就是企业将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纳入报表内,而不预计可能增加的收益,这样给外部投资者提供的是一份相对保守的财务报告。
(3)税收税收,稳健性产生的第三大原因。在我国,税法的规定和会计准则中要求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但这些规定的原则和方向是一致的。且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所有经营中的企业都需要根据交易情况缴纳税额。部分企业会因为符合国家的政策扶持,享受到免税的待遇。在企业实务操作中,财务工作人员为减少当期企业需要承担的税款,会适当延迟确认当期利润,使期末资产账面价值和累计利润减少。这种方法使得企业对收入和损失确认在时间上不同步,从而减少了企业的当期应税额。应税收益与企业财务报告中的盈余关联,当期的应纳税额的减少,增大了企业的盈余,彰显了管理者当期的业绩。正是因为企业盈余和应税收益有这种关联,企业的管理层才会倾向于提高企业的会计稳健性。简而言之,会计稳健性能够使企业税收延迟支付,提高公司价值。
(4)监管
监管也是产生会计稳健性的关键性原因。它的存在从某种程度上看是迎合了会计准则制定者和监管者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中,制定了一系列会计准则对市场进行监管。这些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市场监管,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政治过程。制定者和会计监管者利用与诉讼成本类似的信息不对称,所以会计准则的制定和监管机构也会有采用稳健性原则对市场进行约束的动机。
如果公司在财务报告中选择高估资产和收益,那么会加大企业管理层受到市场投资者的质疑和职责,引起投资者的不满。监管机构会也会面临更多不满的声音,遭受更多的批评,使其政治成本增加。适度的会计准则、力度恰当的监管,得到会计盈余稳定的财务报告。能够减少监管机构和准则制定者收到的批评以及过分的指责,减少其政治成本。
上一条: 税务争议的解决制度
下一条: 公司资本的三种形成方式